日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李华婷教授联合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减轻脂肪肝,并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
抗性淀粉,是一种难消化淀粉,存在于青香蕉、全谷物、土豆、红薯、豆类和全麦等天然食物中。虽然它不能被我们直接消化,但却可以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对代谢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共招募了200名脂肪肝患者,其中100名患者吃来自玉米的抗性淀粉;100名患者吃等能量的对照淀粉。
两组脂肪肝患者每次饭前用20g淀粉与300ml水混合食用,每天两次。
4个月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抗性淀粉显著降低了参与者肝内甘油三酯含量,绝对降幅为9.08%,相对降低39.42%。
此外,还显著降低了参与者的体重、BMI等。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降低,这表明,肝损伤得到了改善。此外,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缓解了血脂异常。
据悉,研究用的是专门的抗性淀粉产品,但在生活中,我们也或多或少在摄入一些抗性淀粉,未经加工的全谷物、生土豆、扁豆和青香蕉等均富含抗性淀粉。如生土豆含抗性淀粉75%,而新煮熟的土豆仅含3%,但冷却后又增加到12%;再如薯类,生薯内含抗性淀粉50%~60%,而熟薯类降至7%。
十年来,世界变性淀粉的产量迅速增长,目前世界变性淀粉的年产量已接近800多万吨,其中美国300多万吨,欧洲200多万吨,日本60多万吨,泰国50多万吨,我国100多万吨。
我国变性淀粉的研制起步较晚,始于 20世纪80年代。现已在纺织、造纸、食品、饲料、铸造、医药、建筑、石油等多领域中得到应用。我国变性淀粉的应用仍属于新兴业务,无论从变性淀粉的种类、质量,还是应用范围,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仅从变性淀粉的种类上来说,国外已开发上市了多达2000余种的变性淀粉产品,包括氧化淀粉、酸变性淀粉、淀粉酯、淀粉醚、交联淀粉、阳离子淀粉、接枝淀粉、环糊精、白糊精、预凝胶化淀粉(预糊化淀粉)、双醛淀粉等等,其中用玉米淀粉生产的变性淀粉已达到200多种,而中国内地以玉米淀粉为原材料生产的变性淀粉的品种只有十余种。
如果以我国目前各行业所需用的变性淀粉数量计算,年需求量在100-200万吨之间。现在变性淀粉的使用前景非常广阔,研究、应用与推广,变性淀粉生产有飞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网、百度百科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行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淀粉相关信息,请锁定“上海国际淀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