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吨……”在位于思南县双塘街道的贵州益兴淀粉加工有限公司过磅处,计重员完成过磅红薯报数,标志着思南县双塘街道红薯淀粉加工项目正式投产,也迈出了该县强化红薯产业链条至关重要的一步。
“像这样的大车后边还有很多,在排队,陆陆续续进场,大家奋战了这么久,终于看到成效了。”在现场,贵州益兴淀粉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强不停地指挥调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贵州益兴淀粉加工有限公司作为思南县红薯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一环,将进一步为思南红薯品牌“陈薯”酸辣粉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材料供给,实现从红薯种植、淀粉精细加工到最终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项目是落实全市红薯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举措,总投资为2.7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5万吨的淀粉生产厂加工线一条,日处理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总占地面积约189亩,主要收购德江、江口、印江等区县种植的红薯。”思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不仅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就业,同时还大大缓解了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场地问题带来的红薯收购压力,提高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增加薯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思南县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红薯产业为示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等举措,推动红薯产业向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产业循环化方向发展,形成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有效促进红薯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农户持续增收的目标。
全县在“一主两辅”的农业产业布局下,完成了从红薯种选育、种植、加工到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探索和建设,并通过不断壮大产业链,持续塑造品种品质品牌,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推动该县红薯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红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及红薯产业博士站在思南县挂牌成立,标志着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思南县人民政府就科技支撑红薯产业发展达成战略合作。
当天,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团队还到思南县的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观摩,实地参观红薯产业链条及产品展示。
近年来,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院政企合作,持续提供技术研发与创新支持,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种质资源收集力度,丰富种植资源圃,加大种质资源鉴定和优势资源利用,聚焦培育高产、耐逆红薯新品种。
据悉,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将以该基地和博士站的建立为契机,以基地共建、技术攻关、成果展示、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以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助推红薯产业发展壮大,让红薯在基地、博士站成为“主人翁”,共同促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金台资讯、天眼新闻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行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淀粉相关信息,请锁定“上海国际淀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