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商所玉米淀粉期权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并将于8月23日挂牌上市。期权素来被誉为“金融衍生品皇冠上的明珠”,然而看似“高冷”的期权工具实际则相当“接地气”,可以与实体企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矿的生产经营有益结合。
近年来,国内玉米淀粉产能持续增加,在原料、资金及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压力下,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产能集中度持续提高,行业一体化运营日趋成熟。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 李义认为,作为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玉米淀粉期权可以与标的期货形成合力,更好地为玉米产业链企业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希望大商所继续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期待大商所继续加快新品种新工具研发,创新产业服务方式,服务淀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玉米淀粉作为我国产量最大的淀粉品种,行业上游为玉米种植生产,下游是食品、造纸、化工、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首席研究员周小球告诉记者,玉米淀粉行业中,原料占据淀粉成本的70%,且成品面临低价进口的冲击。另外,行业开工率偏低,2022年主产区企业年均开工率为55%,全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行业技术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都已达到较高水平,故而原料成本、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管理风险的理念已在现货产业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利用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锁定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2023年,玉米淀粉期货套期保值效率为88%,法人客户持仓占比为67%,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期货运用较为成熟,套期保值规模比较大、比例比较高,无论是玉米原料还是产品淀粉的套期保值,以及副产品利用豆油豆粕作替代开展套期保值,都在不断实践运用中。“在实践中,通过大商所期货市场锁定原料成本的套期保值为企业长单销售业务保驾护航,或者是锁定产品销售价格为企业锁定利润提供保障,可以看出套期保值在帮助企业在降低产品合同和原料的价格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勇生说。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较为普遍。每年我们会分批从上游采购玉米入库,用于日常生产玉米淀粉及饲料等,有大量的玉米淀粉库存以及阶段性的玉米补库需求。一方面在现货销售上,我们会结合原料玉米成本并参考期货盘面价格对玉米淀粉进行周度定价,充分利用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会结合现货流转,通过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对冲风险。”
上市场内期权恰逢其时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玉米淀粉期权上市恰逢其时,将与标的期货形成互补,以更低的资金成本、更灵活多样的策略为玉米深加工行业提供更精准有力的衍生工具。
“在实践中,我司已运用大商所玉米期权工具,帮助企业控制原料价格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朱勇生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利用期权对企业期货和现货经营头寸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解决自身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面临的不同风险,使业务管理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其中,买入期权只需建仓时一次性支付权利金,资金占用量不大,且中途行情波动无须补充资金,最大的亏损也仅限于权利金的损失;企业通过卖出期权,收取权利金,则能够不断降低采购或库存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侯国利看来,期权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企业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需求,选择不同的期权策略。同时,期权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此前,我们通过‘大商所企风计划’尝试过玉米淀粉场外期权,有效弥补了玉米淀粉库存跌价带来的损失,保护了加工利润,期待场内期权可以为企业带来流动性高、交易环境透明的新工具。”侯国利告诉记者。
展望未来,随着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期权逐步发挥合力服务产业,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功能发挥水平将不断提升,期货和期权将愈加成为玉米深加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饲料行业信息网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行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淀粉相关信息,请锁定“上海国际淀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