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

2024年6月19-21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距2024年展会还剩

  • 00
  • 00
  • 00
  • 00

面积骤减下马铃薯产业能否借“稀少”腾飞?

自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以来,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一直稳步在8000万亩左右,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大国。 2020年后,马铃薯播种面积逐步缩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约6909万亩。与2013年顶峰时期相比,减少了637.16万亩,减幅约8.44%。

眼下,北方一作区马铃薯播种早已结束,部分地区已全部出苗并开始中耕。据格瑞得公司及其他种业公司的统计,今年“薯都”乌兰察布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20%,呼伦贝尔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30%,锡林郭勒盟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15%,赤峰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15%左右;河北张家口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20%,承德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40%(还有人认为缩减了60%);黑龙江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35%以上;辽宁、吉林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在30%左右。这是今年华北、东北的马铃薯播种情况。

再来看西北。今年新疆马铃薯种植面积也有所减少,大概缩减5%左右;青海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10%;马铃薯种植大省甘肃今年播种面积也缩减了15%—20%;宁夏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25%;陕西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10%。

另外,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南方冬作区202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减种了大约35.53%;中原二作区今年种植面积预估将较2021年缩减23.94%。 2017年以来,马铃薯产业就进入了“冰河期”,而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还记得2010年一吨马铃薯淀粉能卖12000元;2012年滕州薯农一亩地可以净挣8000元;当时锡盟某种薯公司的原种秋天就售罄,找到老总级别的关系也才能买到区区10吨……。那时候,真是马铃薯的高光时刻!
现在呢?种薯滞销,商品薯低价,淀粉加工微利!
因此,今年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再次大幅缩减也在情理之中。

202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为什么会缩减这么多?《种好果》对此有一篇专门的分析文章。该文认为造成2022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原因。内蒙古、陕西等地的一些区域受当地限水政策以及还草还林政策影响,适合马铃薯种植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
第二,资金缺乏。受去年市场行情影响,一方面农场主收益降低(很多农场主赔钱后无力再种),今年种植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种植户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导致很多农场主被迫放弃。
第三,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农资成本大幅增加,提高了种地筹码。另外,地租也在逐年上涨。
第四,玉米、大豆农补提高,种植面积增加。尤其东北地区今年种植玉米、大豆农补较高,农民收益稳定,自然就缩减了马铃薯播种面积。
第五,老产区的土壤情况越来越差。马铃薯需要轮作倒茬,在轮作地块可种可不种的情况下,一部分种植户会选择不种。
第六,人工缺乏,人工成本上升。这方面是规模化种植户的痛点,比如在集中采收的时候,捡土豆的工人难找,又贵。而北方一些区域收获如果遇上极端天气,人工跟不上,马铃薯有可能会直接被封冻在地里,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今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缩减已成定局,下面我们着重来探析一下“马铃薯播种面积减少之后会怎样”?

鲁迅先生曾说,物以稀为贵。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这几年整个马铃薯产业的低迷都与种植面积大、产量过剩有很大的关系。今年播种缩减,产量降低后,笔者认为秋季或将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局面。

首先,商品薯价格会稳步趋高。今年商品薯价格依然不会出现巅峰时期地头价一块的行情,但整体价格会较近三年大幅提升,“薯贱伤农”的事件不会重现。一些高品质的商品薯还会出现高价。

其次,加工专用薯越来越受欢迎。日前有篇报道称:近期全球马铃薯出现短缺,导致快餐链出现供应瓶颈,因此,菲律宾肯德基停止供应薯条,麦当劳则限量供应。据此,笔者认为,薯条加工薯在国内也许会迎来新的机遇。

另外,淀粉加工是我国马铃薯加工转化的主要方向,占整个加工业的80%左右。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设备革命和新建工厂的迭代,淀粉加工的产能更加巨大,对加工薯“质与量”的需求更是数量惊人。因此,有前瞻性的大型企业近年来都建立了自己的加工薯基地或订单农业,单纯依靠收购商品薯挑选后的残次薯已经不能满足高品质淀粉的加工需求。所以,今年种植高淀粉含量品种的薯农应该能有一个好的收入。

再次,欧粉东渐或将止步。众所周知,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俄乌战争已深刻影响了欧盟地区的粮食安全,因此,欧洲低价淀粉来华的可能性随之降低。同时,随着我国国内的疫情结束以及消费市场的繁荣向好,秋季马铃薯淀粉定将一扫阴霾,迎来价格的高光时刻。

唐诗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年的马铃薯产业通过自我调整,控量提质后,相信新的“薯光”已然不远!

本文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行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联系删除。